重庆沃蓝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3-86802829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新闻 >纯化水的生产工艺流程纯化水设备的生产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多个关键步骤,旨在从原水中去除杂质、悬浮物、有机物、无机盐等,以生产出符合特定标准的纯化水。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纯化水生产工艺流程的概述:
一、预处理阶段
预处理是纯化水生产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悬浮物、有机物和余氯等。这一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多介质过滤器:通过不同粒径的介质(如石英砂、无烟煤等)层层过滤,去除原水中大于10μm的悬浮物及颗粒,降低水的浊度。
2、软化器:利用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将原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为钠离子,从而降低水的硬度,避免后续反渗透膜的污堵。这一步骤在原水电导率、硬度较高时尤为重要。
3、活性炭过滤器: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余氯、氧化剂、色素等物质,保护反渗透膜不被氧化。活性炭过滤器需要定期进行巴氏消毒,以降低微生物滋生的风险。
二、初级除盐阶段
初级除盐主要采用反渗透(RO)技术,通过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作用,去除水中的大部分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这一阶段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保安过滤器(精密过滤器):防止预处理后的水中微小粒子流入反渗透膜,保护反渗透膜元件不受损害。
2、高压泵:为反渗透系统提供动力,提高水压,使水能够克服反渗透膜的阻力,通过膜元件。
3、反渗透系统:在压力驱动下,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产水侧,而大部分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则被截留在浓水侧。一级RO处理后,水的电导率可降至30μs/cm左右。部分工艺还会采用二级RO,以进一步降低水的电导率。
三、深度除盐阶段
经过初级除盐后,水的电导率已经显著降低,但仍可能含有微量的离子。为了获得更高纯度的水,需要进行深度除盐。目前常用的深度除盐技术包括电去离子(EDI)和混床(离子交换树脂)等。
1、电去离子(EDI):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树脂除盐技术结合,对RO产水进行二次除盐。EDI装置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微量的离子,使纯化水的电阻率达到15MΩ·cm以上。EDI装置具有无需化学再生、不消耗酸碱、节约资源、可以连续运行工作等优点。
2、混床:在RO之后增加一组混床(装填普通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床或抛光混床),可以进一步提高纯化水的电导率。但混床需要定期更换树脂,且存在化学再生的问题。
四、后处理及分配阶段
在深度除盐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以确保纯化水的最终质量。后处理装置通常包括紫外线杀菌器、臭氧发生器、微孔过滤器等,用于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残留有机物等。最后,纯化水通过输送泵进入纯化水储罐或直接输送到用水点。
综上所述,纯化水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多个步骤和设备的协同作用。不同行业和用途对纯化水的质量要求不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